校长们的“十五五”打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审议通过、本科专业大调整、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深化、数十所高校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难以忘怀的 2024 年刚刚过去,临近春节之际,大学校长们已然开始思考新的一年,乃至未来几年发展的核心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这意味着365体育投注:高等教育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的调整与跃升期。在这一非比寻常的关键之年,作为高校的“掌舵人”,大学校长们在想些什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打算?
365体育投注: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
进一步提升行业特色高校支撑力贡献力
作为一所能源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建校以来,365体育投注:石油大学(北京)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支撑引领油气工业发展为己任。刚刚过去的2024年,学校在服务365体育投注:高等教育“出海”上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立足长期服务365体育投注:石油“走出去”的特色优势,聚焦深海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在巴西建立了365体育投注:第一家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发出了365体育投注:声音。
在振奋和鼓舞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围绕服务365体育投注: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行业特色高校提升支撑力贡献力“何以为、以何为”。
当前,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分别超过70%和40%,能源安全保障的任务异常艰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绿色、低碳、智能等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能源领域高等教育提出新的科技和人才需求。面向“十五五”,我们要以支撑能源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目标,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油气增储上产,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产教融合教育共同体和创新联合体为支撑,整体推进油气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努力成为油气领域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引领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者,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先行示范者,探索形成世界一流行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365体育投注:模式。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围绕国家和产业急需,与能源企业联合实施油气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为牵引,以关键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载体,探索油气领域人才培养关键要素革新和模式创新,建立油气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油气领域人才培养国际领先优势。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增强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学科引领,强化学科专业面向科技前沿、未来能源布局的前瞻性,贴近能源行业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快速响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坚持任务导向,聚焦前沿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方向,建立和完善适配任务的科研范式与人力资源,深化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胸怀天下,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两大领域,优化全球合作网络布局,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致力于开放办学、加强与全球的对话沟通,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展示365体育投注:高等教育的良好风貌,推动365体育投注:智慧365体育投注:方案走出去。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激发治理效能。扭住牵动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从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靶向发力、综合施策,通过智能赋能、治理赋能,努力实现更加全面协调、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未来的几年将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时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各项既定任务,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发展目标,对高校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西南交通大学将践行“党建引领、学科牵引、教学核心、科研驱动、人才支撑、经费保障”工作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奋力开拓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学科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未来几年,我们将着力构建一套“一域五纵五横”塔网式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建设由单一式管理走向共生式治理。一方面,建立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与常态化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前瞻布局,着力提高学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学生成长的适配度;另一方面,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和能引领未来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充分发挥一流学科的牵引和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特色、关联生长、提质升级、破除壁垒、资源共享、交叉育人。
在建设学科的同时,我们还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网络式、全覆盖、深层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着力解决急需人才供给不足、学生学用脱节、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实现“1+1+1>3”的聚合突破和倍增效应。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面重塑“人才岗位”和“人才培育”双金字塔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师资“引、育、用、留”工作新格局。通过顶层设计,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核心的标志性成果评价机制,健全人才引进、晋升、流转、退出机制;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前置培养模式等手段,多措并举支持全周期人才发展。
早在2016年,西南交大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西南交大解决方案”,被喻为“科技小岗村”改革。未来,我们将加速实施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成都建设“一园五区”,在唐山、宜宾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川渝等地建设“2+N”的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中心+节点”的技术转移转化网络,大力推进在全国布局“5+2+N”空间格局的西南交通大学科创园建设。
总之,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我们将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向、与时代同行,聚焦服务365体育投注:式现代化,围绕答好“教育强国、交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加快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一流大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学科突破
海南大学是一所因国家橡胶战略需求而立、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大学。自诞生之初,学校就将“校运”系于“国运”,经过一代代海大人的传承,凝练出“海南有需求,海大有作为”的使命定位。面对“教育强国,海大何为”的时代命题,我们将“与海南发展同向同行、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作为学校发展的唯一路径和命脉所在。
根据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海南自贸港发展目标,为更好满足海南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培育“五向图强”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提升高等教育战略服务能力,我们提出到2035年迈进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建设目标,“十五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起点布局和高质量推进。
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关键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快速变革,未来知识边界将不断拓展,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单一、分割的学科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入思考三者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尝试探索一条建设365体育投注: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新路——通过统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各项目标,实施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一流学科突破计划,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学科发展范式的转变。
转变学科发展范式关键要转变思路,从“为了学科发展的科学研究”变为“科学研究引领带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对于海南大学来说,就是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为牵引,在农业、海洋、数智、生态、全健康等领域,围绕关键科技问题和工程难题,凝练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三位一体”的重大任务,突出前瞻性和交叉性,布局一批学科突破的重大项目,跨学科、跨领域“点兵配将”开展集中攻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路径依赖,培育新学科增长点,最终实现有组织科研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破题。
教育评价要在改革中发挥指挥棒、助推器的作用。从根本上扭转单纯以论文评价研究水平的方式,不仅要以多形式展现理论研究成果,更要以多载体展现实践服务效果,特别要建立政策咨询、民生服务、工程实践、国际援助等领域专业服务的科学评价系列标准,让师生的实践付出被看到、被认可。还要通过教育评价,鼓励大团队跨学科协作、促进大平台共建共享、引导长周期积累产出大成果,把高校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提升服务支撑效能。
教育强国建设已经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走出一条一流学科突破的新路,在科研实践中实现高端人才自主培养,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海南大学的更大进步。
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
进一步夯实智能农机装备学科优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江苏大学“十五五”规划的总纲领是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江苏大学的“特”在“农机”、“高”在“智能”,“十五五”将进一步夯实智能农机装备学科优势,锚定农业强国目标,一体化推进“涉农”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奋力书写江苏大学“双一流”创建新篇章。
一是强化专业优化布局,提升涉农拔尖人才培养的适配度。江苏大学将着力解决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大力实施时代新人培养行动,一方面通过布局农业交叉学科,优化专业设置,人工智能+改造提升涉农专业,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要求,重构专业能力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带动更多青年扎根农业,厚植“三农”情怀,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引导青年学生成为农业文化的传承者、农业文明的传播者和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二是强化有组织科研,提升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度。未来几年,江苏大学将大力实施科技提质赋能行动,一方面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突出应用导向,解决智能农业芯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突破智能农业装备系列关键技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另一方面围绕农业现代化布局“未来农机、精准感知、低碳驱动、智能装备、智慧农场”交叉研究中心,推行“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市场验题”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清单式、项目制”技术攻关,争创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三是强化人才团队建设,提升服务“三农”发展的贡献度。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江苏大学将大力实施人才荟萃竞秀行动,一方面推行精准引人育才,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持续探索“人才特区”体制机制,探索实施U35计划(面向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高级职称破格晋升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尽早“挑大梁”“唱主角”,努力营造好创新人才的集聚生态;另一方面,着力推进科研人员双聘制,与国内外农机领域骨干企业、规模农场、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强合作,通过“产、研、用一体”“产、研、创一体”推动关键农机装备创新创业,打造更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江大样板”,提升人才团队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度。
面向未来,江苏大学将时刻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强农兴农创新成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更大作为,为教育强国、农业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书写江苏大学精彩篇章。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
建设全链条的创新生态体系
展望“十五五”,南京工业大学将紧紧依托国家和江苏省的发展战略,深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通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支撑江苏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未来几年,我们将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系统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学校将深入开展原创性技术研究,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并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特别在优势学科领域推动学科发展与地方需求的紧密对接。持续打造膜领域和生物工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发挥其在破解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突破性技术为导向,通过跨学科科研平台的构建和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由“跟跑”向“领跑”转变,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建设江苏省首批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创意验证、技术可行性验证和产品场景验证等三阶段服务。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专利—技术—产业的转化,通过设立专利资金和完善专利评估机制,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我们还将通过创新孵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为科技成果提供市场推广和资金支持。到2030年,学校计划建设多个专利导航库,培育多个高价值专利组合项目。建设高水平技术经理人团队,探索设置技术转移职称系列,建立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事业。
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组织模式,学校将推动校企联合研发平台、产业学院等载体的协同运作,提升平台自我造血能力,促进长效发展。通过完善生态组织架构,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加速“科产教三螺旋模式”迭代升级,促进区域创新和发展。通过与属地携手打造“环大学知识经济带”,整合周边空间载体,聚集科研人才和创新要素,促进大学科技成果的就近转移和转化,为区域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还将发挥校友在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优势,构建“工大”校友创业生态圈,推动校友企业与学校科研团队紧密合作,通过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推动“工大”校友企业集群的形成。发挥校友创业乘数效应。建立校友数据库,通过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和政策咨询,支持校友与在校师生共同创办科技型企业。到2030年,学校将建立1~2个校友经济产业园,力争培育200家科技型企业、15~20家专精特新企业或上市公司,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事业注入新动力。
(郭刚制版)
分享1 |
相关资讯 |
图片资讯 | 更多 |
一周资讯排行 | 更多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