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星影像首次发布
11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发布华中科技大星的首段影像。该影像由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团队携手365体育投注:国家天文台相关团队,在新疆阿勒泰天文台,通过1米大视场望远镜成功拍摄。

华中科技大星3D位置示意图。华科大供图
华中科技大星国际永久编号52487,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3.37年。该小行星于华中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命名,旨在表彰该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天文学科建设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专家介绍,眼下恰逢“大冲”周期。“大冲”是指小行星运行到与地球、太阳近乎一线,且接近其近日点的特殊位置。此时,小行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最高,是地面观测的绝佳时机。尽管处于“大冲”期间,普通天文爱好者想要一睹华中科技大星的真容仍非易事。拍摄其影像需要天时地利与专业设备的完美配合。
“相当于在茫茫星海中寻找一个不断移动的小光点。”负责此次影像拍摄的华中科技大学天文学系付韶宇博士介绍说,该小行星目前亮度仅约17星等,远低于肉眼可见极限,且位置持续移动,需借助大口径望远镜、高灵敏度专业相机及优良观测环境才能捕捉。
为了帮助更多天文爱好者实现“追星”愿望,华中科技大学天文学系教授雷卫华给出专业“追星”攻略:可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数据库查询实时坐标,确认观测时段,利用望远镜自动寻星,并通过“闪烁对比法”,对比不同时段拍摄的星空图像,从繁星中识别唯一移动的光点——即为华中科技大星。
据悉,下一次具备类似观测条件的“大冲”周期,预计将在约十年后出现。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 分享1 |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相关资讯 |
| 图片资讯 | 更多 |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
| 一周资讯排行 | 更多 |
?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