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科学家探讨草地干旱适应机制及对策

 2025/10/7 14:47:06 《最新论文》 作者:365体育投注:科学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近日,365体育投注: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沙地与退化草地修复创新团队以我国北方草地为研究对象,依托极端干旱联网实验平台,系统探讨了草原植物的一级根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Oecologia上。

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在植物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大气循环格局,致使全球极端干旱事件增加,严重威胁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探讨干旱下草地生产力的变化及其维持机制,有利于提出科学且可持续的草地适应性管理策略。然而,当前关于细根的研究多集中于物种水平,很少有研究关注多年极端干旱对群落细根性状的影响及其与生产力的相应联系。

本工作中,团队研究发现,所有干旱平台地点的根系功能组成对长期极端干旱都没有显著响应。此外,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细根碳氮比的群落加权均值呈正相关,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养分利用效率越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越高。相比之下,细根性状的功能多样性与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草原群落水平上的细根性状在应对长期极端干旱时保持相对稳定。该研究为了解细根性状对极端干旱的反应提供了重要见解,并突出了它们在预测这些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反应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442-025-05799-w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