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新方法无创测量大脑微血管体积脉动

 2025/10/8 11:43:40 《最新论文》 作者:科技日报 刘霞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无创测量人类大脑微血管体积脉动的方法,能够观测到最细微血管的节律性扩张与收缩。这项新技术深化了对大脑衰老机制的理解,为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开辟了新路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心血管研究》杂志。

数十年来,科学家已知大动脉硬化和搏动异常与中风、痴呆等疾病相关。然而,在微血管层面观测这类脉动,以往只能依赖动物实验中的侵入性手段,难以在人体实现观测。

为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结合了两种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血管空间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精准追踪到心动周期中大脑内微血管的细微体积变化。他们借助7特斯拉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发现,老年人深部白质区域(大脑不同网络间信息传递的关键枢纽)的微血管搏动强于年轻人,而高血压则会进一步加剧这一现象。这一发现填补了大血管影像与衰老、阿尔茨海默病中微血管损伤之间的关键空白。

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将这一方法拓展至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场景,包括普及度更高的3特斯拉磁共振成像设备。未来研究将重点验证微血管体积脉动能否预测认知变化趋势,以及它是否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疾病早期干预的生物标志物。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