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可完全回收的亚微米打印晶体管问世

 2025/10/21 9:43:40 《最新论文》 作者:科技日报 刘霞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完全通过打印技术制造的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

图片来源:美国杜克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在亚微米尺度上,通过打印技术制造出功能完备的晶体管。这些碳基晶体管不仅性能媲美行业标准,更具备完全可回收的特性。该突破有望对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电子显示器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

几年前,该团队曾开发出全球首款可完全回收的打印电子产品。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图案尺寸无法小于10微米,大大限制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

新研究中,团队跨越了这一尺寸障碍。他们开发出一套“高精度毛细管打印”系统,可以利用表面张力,从微米级移液管中精准抽取微量打印油墨。

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新型油墨与打印系统结合,打印出数十微米长的图案,并形成整齐一致的亚微米级间隙,随后无需化学改性或物理处理,即可制造出碳基薄膜晶体管(TFT)。

这种制造方法可利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纤维素等不同油墨,在硅、玻璃甚至纸张等不同类型基材上制造各种薄膜晶体管器件架构。尽管该技术尚无法取代硅基高性能计算机芯片,但它有望在芯片中集成更多传感器以提高精度。由于这类晶体管是所有平板显示器背板控制的核心元件,在电子显示器领域,这项技术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

全球每块电子显示器都包含一个庞大的微型薄膜晶体管阵列,用以控制每个像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需要至少两个晶体管控制每个像素,新型亚微米打印TFT的性能已接近驱动OLED显示器的要求。

除完全可回收之外,这种打印工艺比传统TFT制造方法更节能,温室气体排放也更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